当只剩房和车而却急需用钱的时候,现在时代的我们,可能会想到,用房和车去银行抵押,从而获得一笔借款,这在现在是很常见的。
这种模式在古代被称之为典当,这是一种以实物为抵押的放款业务。它是按借款人提供抵押物品的价值然后给借款人贷放现款,定期收回本金和利息。
而典当业作为古老的社会经济行业的一种,至今已经有1800年左右的历史,它经历了自古至今各种社会下的风风雨雨,在社会不断的变更中如履薄冰般地度过了上千年的时光,一些人因为它而发财致富,一些人却因为它负债累累最后家破人亡。今天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下典当业的前世与今生。
一、从寺院典当到官方典当再到私人典当,典当的形势在不断变更
典当在我国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在《后汉书·刘虞传》中,当时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时任甘陵相的刘虞奉命攻打幽州,与当时的部将公孙瓒产生矛盾。当时的刘虞想要将攻打幽州收到的赏赐质押给胡夷兑换钱财,但是却被公孙瓒劫掠。"虞所贲赏,典当胡夷,瓒数抄夺之。"这便是"典当"二字在历史中最早被使用的一次。
汉时,西域僧人来中原传教,传授佛法。这是佛教在中国的原始,当时明帝为了表示欢迎,在洛阳建起了我国首座佛教寺院"白马寺"。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矛盾激化,统治者有意地提倡,佛教得到了迅速发展。
也正是佛教迅速地发展,他们得到了来自官方政府的赏赐,来自信仰民众,官僚的捐赠,佛教因此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然而佛教又以慈悲为怀,内含普度众生的思想,在荒灾年间,他们以接受抵押物的方式,赈济灾民。
寺院典当也由此而生。在当时的《南史·甄法崇传》中有这样的记载,宋江陵令甄法的崇孙甄彬(时届南宋),曾经用一束苎麻向当时州的长沙寺抵挡借款,后来将苎麻赎回,发现里面多出五金,便拿手绢将五金包好,送还到寺库。这里提到的寺库,指的就是寺院经营的典当当铺。
从唐朝开始,为了明正寺院典当慈悲为怀的定位,政府通过控制利率,关停禁止等方式,对寺院典当的营利性进行了限制。同时在唐明宗天成二年,汴城处于当时战乱之地,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资产经济流通不畅。
为了改变这个现象,让汴城的百姓改善生活,唐明宗在汴城开设了历史上首个官府典当,同时也是首个以公益为目的的典当。政府通过官方典当向失去父母的官员遗孤提供抚养费。不仅如此,官府还下令在一些商贩聚集处设立抵当所来当时缓解货币紧缺的形势,人们可以通过以物换钱的办法,减缓贫穷。同时加快货币流通。
也正是在寺院典当和官方典当通行的期间,一些富甲的商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开始逐渐发展私人典当。最开始的时候来自于唐代,一个致力于将物兑换成钱的行业逐渐形成。当时百姓将家具,衣服甚至牲畜,良田等来作为换钱的物品。
典当业成为了当时"最大的商业"。为当时促进唐朝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到了宋朝,商业发展迅速,而典当行业随着当时的经济繁荣更加强势发展。更是成立了当时的行会组织,也是中国典当史上最早的行会组织,而典当业的发展在当时的书画上都有显示,北宋画家张择端在其最著名的画作《清明上河图》中就有当铺的身影。
从南北朝到元朝时期,最为主要的典当形式便就是寺院典当,官方典当以及私人典当这三种。而由于官方典当是出自于公益性质,私人典当则因为重农抑商的思想而被压制,所以寺庙典当占据着当时的主导地位。
二、明清时期,寺院典当,官府典当的关停,使得私人典当走上鼎盛
在明朝时期,朝廷严肃吏治,改革宗教。明朝永乐帝统治时期,在以儒术作为统治基础的同时,注重用释道二教巩固其统治。因此佛教地位略显下降。也导致了寺院典当被关停,并且当时因不再需要使用公益性的官府典当。从而导致借贷资源稀缺。
不仅如此,由于当时重农抑商的思想的转变以及朝廷制定典当经营规范使得典当行业的竞争变得空前激烈,尤其是当时以山西晋帮和徽州商帮为首的各大商帮之间的竞争最为突出、甚至有"无徽不典"的民谚。
但是这也促使了当时典当文化的重塑,以及各类典当用语以及行规的形成,甚至是完善了典当行业的经营管理制度。同时经济增长以及民众生产生活对借贷资金的需求逐渐增大。使得私人典当在此时愈发鼎盛。
而到了清朝,初始的时候,国家力量介入,抑制私人典当的发展,朝廷实行"生息银两"的制度,由官营典当进行主导产生垄断。但是却并没有维持多久,"生息银两"被收撤,官营典当垄断被打破,从而形成官商合作。
典当官商文化开始形成,典当融资的方式产生改变,典当的制度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据史书记载:乾隆年间,全国当铺共有18075座,每年收典税收入达到了9万两白银。嘉庆年间,全国当铺发展到23139座,年上缴税银11万5千两。可见中国典当业的极盛之至。
三、典当行业在清末民初开始逐渐衰落,开国初期慢慢地走向消亡
清末民初,政权频繁更迭,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社会情况下典当行业的生存环境十分的恶劣。并且清朝末年钱庄,票号,银行等信用借贷机构开始兴起。典当业与信贷业产生了激烈的异质竞争。在这个时候,典当业开始了改变,他们统一技术规范,确立存款制度,尝试发行银票,发挥行会作用。
但是到了民国时期,西方的社会金融体系开始侵入我国,典当业开始疲于与银行,钱庄等的金融行业的竞争。然而却在这紧张的时候,典当业却也仍旧故步自封,未能观察当时形势,进行改变,适当转型,导致其一直被压制,甚至很多的人因此负债累累至家破人亡。
建国初期,各行各业开始改革,典当业作为老式的金融行业自然也在其中,然而等待它的并非是向益处化的改革,而是宣告着它的死亡。在1954年的时候,它被作为高利贷行业而被抵制甚至消亡。
四、复苏的典当业在当今社会所处的境地困难,唯有记住历史,努力前行才能获得全新发展
从1954年后的很长时间里,典当业便就像是销声匿迹,再未有任何波澜,时间就是这般,曾经鼎盛一时的典当业也终走向没落,但是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结束可能就是新的开始。
为了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调整生产关系,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开始改革开放。便在同时,典当业开始蠢蠢欲动。在1987年的十二月,沉寂了近三十年的典当业终于迎来喜讯:大陆内的第一家典当华茂典当在四川成都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典当业在经历长时间的黯淡后已然复苏。
典当业也开始如雨后春笋般节节凸起,但是万事都会有两面性,正在恢复中的典当行业同时也在面临着诸多困难。由于典当行业自身的性质,他们所接触到的客户基本上以私人以及一些中小企业为主。
而这些中小企业因为知名度不高,而常常需要进行融资,而且所能够得到融资的支持比例很低,这对典当业却为一件好事。但是在社会经济运行困难的时期中,融资的困难也在逐渐增大,竞争日益加剧,典当业颇受冲击。不至于如此,典当业所在的法律环境也是异常严峻。在各个关于典当业的管理法规,各种文件下,典当业受到了诸多限制,使得其未来发展极其坎坷。
但是所谓"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如果典当业能够反省到在民国时期的失败原因,转变经营理念,适应社会进步,在艰难中谋发展,那么它的上升空间将是异常的巨大。所以,面对现实的所有,自强不息,苦练内功,积极转变,典当业必将能够迎来全新的面孔。
转载:互联网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和平南26号 电话:0898-65357418 传真:0898-65301383 Email:hkjrdd@sohu.com 邮编:570206
地址:海南省三亚河东区临春河路216号 电话:0898-88686158 传真:0898-88353158 Email:syjrdd@sohu.com 邮编:572000
国内免费电话:4008-199-133 全国连锁典当企业 中国典当行业会员单位 技术支持:易讯天空